使用胰岛素泵发生冠心病的风险降低44
众所周知,糖尿病是内科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,是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(clarify)的一组综合征。但其并发症的根源是糖、脂肪(fat)和蛋白质(protein)代谢障碍所发的“三高现象”,这一现象诱发出一系列病理、生理变化,如血液渗透压、血黏度(viscosity)、血流变学等相继发生异常改变,引起全身细胞组织代谢功能异常。可见糖尿病不只是糖代谢的异常,而是脂肪、蛋白质代谢都发生紊乱,常可累及其他系统(system)。
内分泌科医生解释,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可累积全身各个组织器官,主要包括(bāo kuò)大血管(如心血管、脑血管、肾血管和四肢大血管)、微血管(如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)和神经病变(如自主神经和躯体神经等)等。胰岛素泵由泵、小注射器和与之相连的输液管组成。小注射器最多可以容纳3毫升的胰岛素,注射器装入泵中后,将相连的输液管前端的引导针用注针器扎入患者的皮下(常规为腹壁),再由电池驱动胰岛素泵的螺旋马达推动小注射器的活塞,将胰岛素输注到体内胰岛素泵的基本用途是模拟胰腺的分泌功能,按照人体需要的剂量将胰岛素持续地推注到使用者的皮下,保持全天血糖稳定,以达到控制糖尿病的目的。
其中心血管并发症的患者病率比非糖尿病(DM)者高3倍,是糖尿病患者早亡的主要原因,以冠心病较为多见。临床特性包括冠心病发病率高而且发病时间早,女性糖尿病的心血管病变发生率增高更为明显,无痛性心肌梗塞等非典型性临床表现多见等等。
而在第50届欧洲糖尿病(DM)协会(EASD2014)年会上,瑞典哥德堡大学Soffia Gudbjornsdottir博士及其同事报告(The report)的对瑞典全国糖尿病登记(registration)的观察性研究(research)显示,与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相比,用胰岛素泵可使1型糖尿病患者全因死亡降低29%,发生致死性心血管病(CVD,包括冠心病和卒中)的风险(risk)降低44%。
研究(research)者对瑞典全国糖尿病(DM)登记研究中的18168例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(Analyse),其中接受CSII的患者(胰岛素(Insulin)泵组)为2441例,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的患者(注射组)为15727例,平均随访6.8年。胰岛素泵价格使用短效或速效胰岛素,同一部位小剂量持续输注,克服了常规注射方法。许多人选择腹部作为胰岛素给药部位,这个部位操作简便,且胰岛素吸收稳定,也可选择臀部、大腿外侧以及手臂三角肌等部位。
结果显示,胰岛素泵组病患死于任何原因的概率(probability)比注射组患者低29%,发生致死性CVD的可能(maybe)性低44%,上述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。此外,与注射组患者相比,胰岛素泵组患者发生致死性或非致死性冠心病的风险(risk)降低(reduce)18%,但差异未达显著(striking)性(P=0.06);未观察到胰岛素泵组患者的致死性/非致死性CVD及非CVD死亡风险显著降低(表)。这项研究(research)显示1型糖尿病(DM)患者用胰岛素泵治疗可以最大化减少心血管长期并发症。
- 上一篇:胰岛素泵的作用是什么?
- 下一篇:胰岛素泵的5大优势
此文关键字: 使用,胰岛素,泵,发生,冠心,病的,风险,降低,有,